長照接送數位轉型

政府已經有平台了,為什麼還需要新系統

這是許多長照相關產業業者共同的疑問,以長照接送(福祉車)服務為例,每個縣市政府都有APP,讓長照個案在平台上預約接送服務,也同時讓通過縣市政府評鑑的車行可以在後台上接單以及排班調度。 既然政府已經把環境準備給業者了,另外營運一套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在哪裡呢?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,用來評估公司是否需要建置一套專門的管理系統。

是否需要服務「自費」個案

  • 各縣市政府的長照接送平台、復康巴士平台,皆限制使用者身份,通過政府審核的個案,才可能登入政府的APP預約。另外以長照接送來說,也必須是往返於住家與醫療院所,才可申請補助。不符合前述標準者,即是一般說的「自費」案件。
  • 因此車行業者會需要另以Excel等軟體登記所有訂單記錄,以維持每月結算、報銷時資料的一致性與正確性。

是否能以政府平台完整走完接送流程

  • 各家無障礙接送業者的實際流程,通常與政府平台設想的接送流程不同,往往需要另以排班軟體處理。

是否有些重複且繁瑣日常工作,需要人工才能處理

  • 重複且繁瑣,是工作流程標準化的特徵,仔細分析後可以找出整合IT將工作自動化的方式。

如何進行數位轉型

如果上述三個自我評估的問題,答案都是肯定的,表示公司有需要一套量身打造的IT系統,協助數位轉型、產業升級。

數位轉型的步驟:

  • 深入訪談觀察市場後,進行商業分析
  • 商業分析後整理出可標準化或已電子化之業務流程
  • 開發各種軟體應用小工具,將人工斷點自動化。
  • 將各軟硬體整合在一套IT系統,並且保留長照接送業務需要的彈性空間。

以無障礙交通運輸排班作業為例

執行時間

現行長照交通業者,因每日的訂單狀況不同,無法以固定班表因應。每日例行人工排班作業流程,多需要先將所有訂單依預定搭乘時間排序後,查詢所有起、迄地點之行車路線與時間。 如以50張接送單為例,其需要計算考慮的交通路線組合共計1250組。即使是熟練電腦操作的人員,光是準備資料的階段就必須要二小時以上。實務情況下,行控人員尚要處理其他業務,必須將工作時間壓縮在30分鐘左右。 因此行控人員必須在有限時間內,綜合電腦查詢Google地圖與自身經驗判斷,排出班表。

分配與油耗

因為時間有限,已經無法再以人力評估怎樣的排班調度最節省油耗成本,或是最大營收,也很難公平分配給各直營司機。

調度與應變

因時間緊迫,因此班表排定公布後,如有突發狀況,行控人員即無法有效處理。例如各就醫乘客的回程時間不確定,行控人員如直覺地指派離其最近的空班司機前往,卻可能沒辦法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該司機稍晚的行程。


排班調度自動化的關鍵

  • 查詢Google地圖

  • 依訂單需求、排班準則排班

  • 將排定班表傳LINE訊息通知司機

  • 根據GPS紀錄記載實際接送之起迄時間

  • 自動化效益

我們先整理出每日例行排班的固定作業流程,並採用適當的軟體工具進行自動化流程串接。 持續整合調整後,可將原本必須只能依靠人力的作業流程,改以軟體自動執行。


無障礙交通接送預約服務相關流程


補助核銷相關文章